在欧美电商市场进展不顺的TikTok,开始在东南亚市场喊起“真香”。东南亚,正在成为国内带货主播们的热土。
不久前,来到泰国的主播辛巴,受到了泰国当地政府的热情欢迎,甚至一举影响到国内榴莲的售价。除辛巴外,在国内大火的小杨哥团队,据说也将通过布局TikTok电商,来登陆东南亚。甚至,连罗永浩主导的“交个朋友”,也在努力拓展海外红人业务。
辛巴与泰国有关部门领导合照,图片来源于网络
对于国内依靠各平台聚集起足够“流量红利”的头部主播,以及那些极具市场经验和影响力的MCN来说,仅在国内带货已不是他们的唯一选择。除此之外,许多带着国内互联网从业经历,或是有过电商时代外贸经验的国内“生意人”,也早已躬身入局东南亚电商经济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与东南亚的火热不同,TikTok电商业务在欧美却是另一番景象。在大洋彼岸,截至今年3月,TikTok美国小店实际销售的商家已不足100家。
那么,真正到了东南亚的本地化市场后,这些“国产网红”和MCN又处于一个怎样的生态位?
01 东南亚诱惑力实在太大
近年来东南亚地区的电商市场发展速度较快,成为国内电商企业出海的主要目的地之一。
目前的所谓“头部主播出海东南亚”,事实上仍然局限于两种模式:一类是个人IP为主的团队出海,如辛巴团队;另一类是国内成熟的MCN模式出海,如“交个朋友”。
图片截自辛选官微
“没办法,东南亚诱惑力实在太大。”在印尼从事TikTok电商的工作人员告诉光生传媒。
不过,光生传媒认为,虽然这些网红在国内的粉丝量巨大,但在东南亚未必能施展开身手。
对于个人IP,像辛巴、小杨哥这样的带有强烈个人属性的大主播来说,粉丝基础都在国内。其IP在东南亚市场的认知度,还远远达不到可以带货的水平。再加上东南亚市场本身就有限,直播带货模式还在发展中,连本土主播都远远达不到国内头部主播的体量,带着语言障碍的国内网红就更加艰难了。
而对于MCN模式的直播带货品牌出海东南亚,情形则又是不同:相比个人网红出海,机构型的直播带货模式向海外复制,显得更具有可行性,风险也相对分散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对于具体的合作方式,一位在东南亚经营MCN机构的一位出海人表示,创作本地化内容尤其重要。
除了本地化内容创作之外,MCN机构出海也存在着机构与主播捆绑的紧密程度,以及当地主播忠诚度的问题。当出海的MCN公司签约“野生”达人,孵化其成为大网红或有影响力的专业主播后,许多被培养的主播往往无法长期留在组织当中,有可能造成前期培训成本的损失。
02离不开TikTok运营
想要在东南亚布局直播电商出海,离不开TikTok平台的运营。
今年6月,根据路透社的报道,TikTok宣布未来几年将在东南亚投入数十亿美元,深入布局该市场的电商业务。由此,东南亚也成为TikTok的主要电商市场之一。
TikTok东南亚影响论坛2023,图片来源于网络
在东南亚TikTok电商与MCN的运营模式,与国内“带货思维”存在着差异:
国内常见的运营形式,通常为机构和品牌方达成带货协议,提供主播直播间货品坑位给商家,为商家销售货品的模式。事实上,这是带货主播为“主”,而商家品牌侧为“辅”的一种带货模式。
而在TikTok带货生态中,TikTok Shop的业务范畴既包括我们通常认知中的商家或品牌代运营、直播带货运营,也包括主播招募培训、直播间搭建、品牌带货策略建议等更宽泛的内容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同时,东南亚也有为数不少的MCN机构。面对必不可少的TikTok电商布局,MCN与TikTok Shop更会同时存在。
事实上,想要做好一家出色的TikTok Shop,需要本土化程度非常高。其中既包括对当地历史文化的了解,也包括对本土人情世故的认知,甚至是当地各方面资源的背书,这是一家TikTok Shop服务商综合实力的体现。
对国内电商直播出海者而言,这是他们在东南亚必然要面临的问题。
03 欧美市场遇冷
与东南亚市场的高歌猛进不同,亚马逊、Instagram等都曾“折戟”直播电商,TikTok的电商业务在欧美地区的发展也不像预期当中那么顺利。
据数据统计,2022年TikTok Shop各国的数据中,英国的销售额占比仅为3.4%。相比之下,身处东南亚的印尼分别为53.5%和82%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再比如美国,截至3月,TikTok美国小店实际销售的商家已不足100家。彼时TikTok小店已在英国和东南亚市场开放,但美国站点仅对本土卖家开放,并只接受邀请入驻。
根据《2022年全球电商市场预测报告》,2022年全球电商销售额预计将首次突破5万亿美元。其中,北美当前市场规模已达8681亿美元,有望在2年内达到万亿级别,是全球最大的跨境电商市场。
图为全球电商销售额趋势图,图片来源于eMarketer
看起来市场很大,但在美国也不缺电商的大玩家,既有亚马逊这样的老牌巨头,也有Shein、Temu这些后来者,商家并不是非TikTok不可。
另外,出于美国官方对TikTok的态度,也有商家担忧选择TikTok会为自己带来一定风险。
综上所述,东南亚的商业环境,与我们熟悉的国内环境有很大不同。模式难以直接借鉴只是一方面,更多的是“一朝清零”的资源积累。
如果想要把东南亚本地的生意做好,可能真的要长期待在本地,或是在当地有很信任的人,并给当地团队很大的权限。许多出海人已经深刻意识到,深度出海绝不是“请客吃饭”,也不是“蜻蜓点水”,而真的是决定一个人乃至一个家族长期命运的大事。
如果尚未实现深度本地化,那么讨论所谓的“机遇期”也毫无意义。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