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播结束时仅收获零星订单,KOC(关键意见消费者)陈林(Trần Lâm)虽感沮丧却自我安慰道:”这场就当维持互动了”。曾创下单场直播数千订单纪录的他,未曾想过会遭遇如今这般冷清局面。
这位26岁的年轻人自2022年进入直播带货领域,专营平价美妆产品。巅峰时期,他每小时直播能带来数千万越南盾(约合人民币数万元)收入,曾创下两小时销售额2亿越南盾(约合人民币6万元)的纪录——尽管商品单价从几万越南盾到十多万越南盾(折合人民币几元至几十元)不等。那正是如陈林这样的从业者的黄金年代:疫情催化、平台扶持加之居家娱乐消费心理,共同推动直播带货爆发式增长。
陈林(白衬衫)在2024年底的直播中介绍化妆品
但自2024年底起,陈林明显感受到市场萎缩。观众数与销售额腰斩,如今他每月仅直播一场,最高在线人数仅100-120人。即便全天直播,今年最佳单场业绩也仅10亿越南盾(约合人民币30万元)。
胡志明市(TP HCM)28岁的天青(Thiên Thanh)同样陷入困境。2022年她每周仅直播两三次平价服装就订单爆仓,而近一年来销量锐减。”现在每晚直播,能卖几十件就谢天谢地。”她表示其电商平台店铺销量也同步下滑。
电商数据平台Metric报告显示,2024年越南各电商平台产生订单的店铺数量减少超20%。Shopee有86,300余家店铺零收入,TikTok Shop超55,000家店铺关闭。截至2024年底,逾16.5万线上商家退出市场。
据陈林、天青等从业者分析,衰退源于多重复杂因素。最直观的是市场过度饱和。”直播这片沃土现在挤满了掘金者,”陈林坦言。大量KOL(关键意见领袖)与小卖家涌入,引发价格战与市场稀释。
直播培训导师、Kolin Academy首席执行官武妙翠(Vũ Diệu Thúy)透露,2020年以来KOC/KOL需求激增,其机构每月培训50名学员,80%为25-35岁群体。
消费者行为也在转变。河内(Hà Nội)30岁的玉燕(Ngọc Yến)曾因信任KOC而斥资数千万越南盾购买直播商品,最终大失所望:”清点存货时才意识到自己被’诱导消费’了。”如今消费者更趋理性,在经济压力下尤其注重品质。
信任崩塌最明显的体现是”亿元直播间”现象锐减。2025年初以来,多名明星因虚假宣传、售假被查处。例如3月”Kera蔬菜糖”宣称”可替代绿色蔬菜”的虚假广告,以及4月4日”姐妹集团”(Chị em rọt)董事会主席杭游牧(Hằng Du Mục)等人因欺诈客户被拘等事件,严重冲击市场信心。
Metric数据显示,消费行为显著转向信赖品牌:Shopee Mall与TikTok Shop认证店铺销售额逆势增长69.8%和181.3%。
这一趋势迫使卖家转型。陈林开始与知名美妆品牌合作:”客户更重质量。高端产品虽单量少,但能保障口碑与稳定收益。”天青则提升产品品质,鼓励顾客实地验货。但并非所有人都有转型资本。河内31岁的黎勇(Lê Dũng)在亏损50亿越南盾库存后,关闭了经营一年的线上饰品店。”直播已非’香饽饽’,小卖家更需及时止损。”他总结道。
暂无评论内容